咨询者:tangmingdong1971
咨询标题:食道肿瘤
咨询内容:食道肿瘤
回复医生:王靖华
回复内容:食道肿瘤是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。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男性,北方比南方多,临床表现:早期吞咽食物时感到不适,有食物停滞和噎塞于食管中的感觉,当病情发展至食道受损明显持续较久时,患者常常吐出泡沫状粘液,梗塞感加重,并可伴有前胸和后背持续性隐痛,全身情况逐渐恶化,出现脱水,体重下降等现象,严重者可有全身衰竭。 食道癌症状: 食道内很小的肿瘤通常不引起明显症状。 当疾病到了晚期阶段,最常见的症状为吞咽困难。病人在吞咽食物时可有食物下行受阻的感觉,饮用汤水后症状消失,此类症状可反复出现。随着肿瘤不断长大,食道变得越来越狭窄,以致最后连进食流质食物也困难。食道梗阻可以引起病人严重的营养不良,也常常是导致死亡的原因。 食道癌也可以引起消化不良心口灼热、呕吐、噎塞以及胸骨后针刺样疼痛。 肿瘤细胞常由食道粘膜侵入肌层,再进而侵犯纵膈。肿瘤的局部浸润可以导致纵隔炎以及气管食管痿。 食道癌的远处转移部位包括肝、肺或骨骼。一般的说,远处转移灶所致的症状(如肝部肿块、疼痛)多出现在局部广泛浸润之后 食道癌(肿瘤)中医辨证: 痰气交阻型 [临床表现]吞咽时哽噎不顺,进食时胸膈闷胀,或有隐痛,或泛吐痰液及食物,舌质红,苔薄腻,脉弦细。 食道癌是指好发生于食道颈、胸、腹段的恶性肿瘤。食管癌的扩散与转移有三种形式: ①直接扩散:一般是沿粘膜向下层扩散。由于食管无浆膜,肌层如受累,病变容易穿透肌层,延伸至食管内外并可侵犯到邻近器官如肺、气管、支气管、胸膜、心包、主动脉等。 ②淋巴道转移:转移发生一般较早,以低分化鳞癌及未分化癌多见,可转移到锁骨上区、肺门淋巴结、后纵膈、膈下及腹腔淋巴结。 ③血道转移:转移一般发生较晚,常见转移部位有胃、肝、肺、肾、胸膜、腹膜、肾上腺及胰腺等。 食管癌的早期有吞咽噎感、吞咽痛、咽干发紧、胸骨后痛、食管内异物感、胸后闷胀、食物通过缓慢及停滞感、剑突下、上腹痛等症状。食管癌发展到中晚期,则可感到进行性吞咽困难、梗阻加重、明显恶液质及出现转移病灶。 食道癌的诊断: X线食道钡透及摄片,是食管癌定位诊断的重要方法。食管拉网检查可取脱落细胞及活检作病理检查,是明确诊断的主要方法。 食道肿瘤的治疗: 在消化道肿瘤中,食道癌的预后较差。在临床上所见到的食道癌患者多属中晚期,在确定诊断后,未经治疗者平均生存期为四个月。 食道癌患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消除或缓解食道梗阻,在此基础上争取尽量抑制肿瘤的扩散和转移,争取带瘤长期生存。 目前对食管癌的治疗,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,其次还包括抗癌的化学药物的治疗、放射治疗、内镜下治疗、生物治疗等。其最终的治疗效果取决于上述治疗方法的合理综合运用。其规范的综合治疗方案为: 0 期,病变范围限于粘膜,无转移; Ⅰ 期,病变长度< 3cm ,侵及粘膜下层,无转移; Ⅱ 期,病变长度 3 ~ 5cm ,侵及肌层,无转移者,身体条件好的患者可考虑采用手术治疗;中医宜根据辨证予以中药治疗。 Ⅲ 期,病变长度> 5cm ,侵及肌层及外层,有区域淋巴结转移,可予放射治疗及中医辨证论治。 Ⅳ 期,病变长度> 5cm ,明显外侵,伴转移者,可以化学治疗、中医治疗、免疫治疗为主。中西医综合治疗食管癌是我国肿瘤研究的成就,从辨证论治出发,调整机体功能,改善症状,减轻放、化疗毒副反应,综合了整体与局部结合的观点,把扶正祛邪、攻与补相结合,取长补短,提高了临床疗效。 早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良好,但早期病例多是在对食道癌高危人群的普查中获得的,在实际治疗中很少见到早期病例。对中晚期病例,若治疗得当,也可向好的方面转化。 我院食道癌的中医治疗: 中医中药是食道肿瘤治疗的最重要的治疗手段。我院01051662585专家组采用“本草逆转”系列组方与国药中成药胶囊配伍应用,以名贵中草药精选研制而成,专家组根据食道癌的生理特征及发展规律异质性,异变性、转移性。采用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学相结合的方法促使中药穿破瘤体组织,封闭肿瘤组织的血液循环,使正常细胞有序分列,直接进入瘤体起到吞噬消除作用,改善微循环,使血氧代谢增强、病灶软化、缩小。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,辨症施治分期治疗,适用于未进行手术或手术部分已切除、术后复发放化疗后的患者。一般用药10至20天即可明显缓解或消除症状,能预防或延缓术后复发转移,临床应用多年来疗效非常明显。 许许多多被医院判决死刑命令的“绝症”患者,在北京建国中医药研究院肿瘤治疗中心 ,通过中医综合治疗,提高了生存质量,多数患者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治愈。事实再次证明,我院专家组采用“本草逆转”系列组方与国药中成药胶囊配伍多数患者是非常有效的。